发表时间: 2019-07-26 15:04:31
作者: 武汉华顶电力
浏览:
阻抗特性试验单元用于自动测试阻抗型继电器(包括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等)的动作边界,即 Z(φ) 动作边界特性。
试验原理
根据阻抗整定特性的不同,程序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扫描方式:辐射式,平行式。辐射式扫描一般用于搜索圆形、四边形等封闭式的动作边界(如阻抗继电器),而平行式则通常用于直线动作边界特性的扫描(如功率方向继电器)。
试验中待测试的扫描边界点由扫描角区域和步长决定,此处,扫描角度以平行于R 轴为 0°。例:取扫描角区域为 0°到 360°,步长为 30°,则程序自动以 0°为起点,以360°为终点,按逆时针方向,每隔 30°计算一条扫描线。各扫描线的起点均为中心阻抗Z ,长度由扫描半径决定,每条扫描线与整定边界特性的交叉点即为测试时等待搜索的动作边界点。
如果程序计算过程中发现某条扫描线的搜索起点或终点的电压、电流越限,则自动忽略该扫描线。
测试开始时,测试仪首先测试中心点的动作情况。中心点必须动作,否则将停止试验。这是因为沿每一扫描半径线由半径端点向中心点搜索被认为是从动作区外向动作区内搜索,如中心点不动,搜索势必无法进行。中心点动作后,沿每条半径线的搜索是从半径端点逐点向前推进进行测试,在半径端点处不动作,逐点推进直至找到动作点,即为该线的动作边界值,在阻抗平面上打上圆点标记,再进入下一条线搜索。
在每一个阻抗点,装置首先进入故障前状态输出正常状态值,等待“故障前时间”,再输出故障状态量(此故障量根据该点阻抗和故障电流计算得出)。
试验中待测试的扫描边界点由起点阻抗Z、扫描线倾角、间距以及扫描线数目决定,同理,此处扫描线倾角以平行于R 轴为0°。设置完以上参数后,程序自动以起点阻抗Z 为开始,沿R 轴正方向,按“扫描间距”等距离地计算各扫描
线,扫描线的方向平行于“扫描倾角”方向,扫描线的长短由“扫描长度”确定。每条扫描线与整定边界特性的交叉点即为测试时等待搜索的动作边界点。
如果程序计算过程中发现某条扫描线的搜索起点或终点的电压、电流越限,则自动忽略该扫描线。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1:设置输出和开入量
试验步骤2:扫描设置
1、双向逼近,即对分搜索方式,先测试搜索起点(在非动作区)和终点(在动作区)的动作情况之后,取二者的中点进行测试,如果动作,则将该点取代终点,如果不动作,则将该点取代起点,再取起点和终点之中点进行测试,如此不断推进,一直搜索至所取***两个测试点之间差值在“搜索精度”范围之内才认为找到动作边界点。双向搜索可以搜索到较***的动作边界点,搜索速度也更快捷。
2、单向逼近,从起点开始,按所设置步长从变化初值向变化终值的方向一步一步进行搜索,当搜索至某个点时保护动作,则认为搜索到动作点,打下一个点后结束该条搜索线的搜索并进入下一条搜索线搜索。
试验步骤3:故障设置
Kr = ( R0 / R1 – 1 ) / 3
Kx = ( X0 / X1 – 1 ) / 3
如果定值单中不是给出电阻和电抗的值,而是正序和零序阻抗,以及正序和零序灵敏角,则应将它们转换成电阻和电抗,再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对某些保护以Ko、Φ方式计算的,如果Φ(Z1)=Φ(Z0),即PS1=PS0,则Ko为一实数,此时需设置Kr=Kx=Ko 。
0 不输出电压。
+3Uo 三相交流电压的矢量和。
-3Uo 三相交流电压矢量和的反相输出。
+√3×3Uo √3倍的三相交流电压的矢量和。
-√3×3Uo √3倍的三相交流电压矢量和的反相输出。
自定义 输出自定义的电压和角度。
试验步骤4:特性设置
设置完阻抗特性图的参数后,点击“应用”即可绘制出设置的阻抗特性图。
圆特性:包含椭圆等类圆特性,以输入的两个点为直径,中点为圆心绘制特性圆;
四方CSC型保护装置:针对北京四方公司的CSC型线路保护装置;
自定义:根据用户添加的阻抗点,将之连接形成特性图。
试验步骤5:开始试验